
雨湖融媒5月29日讯(通讯员 成敏林 甘文)端午近,粽香飘。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,同时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,5月29日,昭潭街道宝丰街社区开展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系列活动之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社区邻里节活动。从传统民俗体验到便民志愿服务,从手工创意制作到暖心走访慰问,多项活动串联起浓浓的节日温情,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共筑社区“家”文化。
党群同心包粽忙 共织基层“同心圆”
在“端午粽飘香 党群一家亲”包粽子活动现场,“包粽子”环节成为焦点。居民们围坐在一起,捋粽叶、填糯米、裹馅料、扎棉线,手法娴熟,配合默契。翠绿的粽叶在手中翻转折叠,三角粽、长粽等形态各异的粽子迅速成型。社区工作人员还特别准备了“廉洁粽”——用红枣、莲子等食材寓意“清正廉洁”,让传统美食承载廉洁文化内涵。“小时候看奶奶包粽子,现在和邻居们一起动手,既热闹又有意义。”居民王阿姨捧着刚包好的粽子笑着说。活动不仅让年轻人体验了传统技艺,更促进了邻里间的情感交流,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。
香囊传情暖邻里 非遗“活起来”
在“和谐邻里情 巧手做香囊”手工区,阵阵艾草清香扑鼻而来。居民们挑选心仪的彩绸布料,穿针引线缝制香囊袋,填入艾草、薄荷等中药材,再缀上流苏、刺绣等装饰。年逾七旬的刘娭毑现场传授传统香囊制作技艺:“从前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戴香囊避虫祈福,这手艺可不能丢。”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香囊爱不释手,不少居民还将做好的香囊送给邻里,让这份带着祝福的“手工礼”成为联结邻里的情感纽带。
便民服务零距离志愿红点亮“文明风”
“李师傅,我家电磁炉最近总跳闸,麻烦您看看!”“李大姐,您想剪个什么发型?”在“端午志愿行 便民暖人心”活动现场,义修、义剪摊位前围满了居民。家电维修志愿者携带专业工具,为居民检修故障电器;美发志愿者根据老人、儿童的需求设计发型,还贴心地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。同时,社区联合驻街单位爱尔仁和医院开展免费义诊,普及夏季养生知识;政策宣传志愿者则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、防诈骗等常识,让志愿服务既有“温度”又有“深度”。
浓情端午送温暖 精准关怀“暖民心”
“吴娭毑,祝您端午安康!这是咱们社区自己包的粽子,尝尝鲜!”当天下午,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“送温暖”小分队,带着粽子、大米、油等慰问品走访困难家庭。每到一户,志愿者们仔细询问居民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,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,陪独居儿童读书聊天。慰问对象郭阿姨感动地说:“社区总惦记着我们,让我们这些困难家庭也能过个热闹节。”此次活动共走访慰问20余户困难群众,让关爱真正“走”进家门,“暖”到心坎。
粽叶青青裹民意,邻里融融聚民心。此次端午邻里节活动,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,也是基层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。通过“民俗体验+志愿服务+情感联结”的多元模式,社区不仅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,更以“家”为纽带,凝聚起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社区治理合力。
下一步,宝丰街社区将继续以传统节日活动为载体,推动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系列活动常态化,让文明新风浸润社区,让美好社区的品牌越擦越亮。
责编:梅晓蕾
来源:昭潭街道—宝丰街社区
乐之书店“如约而至”:静享阅读时光,尽享诗意人生
视频丨万楼·青年码头,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!
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
专栏丨雨湖文苑
义源当铺思“秋”
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
张岱:老窑湾筷子巷纪事
张岱:今昔唐兴街
下载APP
分享到